去参加友人孩子婚礼,带回家一个精美的大礼包。妈妈说:“你们福州的风俗有意思啊,又吃又拿。”我告诉她:这是改良之后的风俗,按老规矩应该是“吃不了兜着走”。
我刚到福州工作时,福州传统的宴会还是给每位客人发一个食品袋,客人们一边吃,一边把各种食品装一点到食品袋中,散席后各自带回家,谓之“酒包”。我第一次见识这种风俗时很是惊讶,也大不以为然。我马上想到“吃不了兜着走”,觉得这既不雅观,也不卫生,还不吉利。我曾多次讥评或嘲笑过这个“不良风俗”,也不知道福州朋友听了心里怎么想,但他们总是宽容地一笑置之,从没人跟我计较。
有一次我看到一篇文章,讲福州人多么珍爱家人,疼爱妻子,其中就提到“吃不了兜着走”的习俗。文章说,虽然福州女性的地位比较高,在过去,毕竟男人或家族长辈才是一家之主,才有机会去赴宴吃席。过去物质匮乏,吃一餐好的不容易,男人或是家长们心里牵挂着妻子儿女和孙辈,所以要省下一些带回去让家人共享。主人也充分体谅客人的心情,会做几样干的,大块的食物,并预留出足够的份量,方便客人携带。哪些是吃的,哪些是带的,主客之间心照不宣。所以福州酒席上“兜着走”的,并不是我以为的没吃完的“剩菜”,不存在卫生问题。
原来是这样!“吃不了兜着走”,这看似有点可笑的习俗,竟然是出于丈夫爱妻子,老人疼孩子,家人之间互相牵挂。这是一个多么温馨的风俗啊。回想我对这个习俗“无知无畏”的批评,我不禁有点汗颜。
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,想吃好点,随时可以办个家宴,无须等到别人宴请。所以“酒包”渐渐失去了必要性。福州宴席上,“带菜回家”的风俗,不知何时,演变成了主人另备一份精美的礼品作为“酒包”,让客人带回家。
听完我对这份礼品来历的说明,妈妈夸赞道:这是我所知道的最好的风俗。(蜗牛30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