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政部11日公布了“2013年11月份财政收支情况”,数据预示12月可能突击花钱24933亿元,占全年支出比例有望超去年。对比来看,2012年12月份全国公共财政支出仅20816亿元,大幅增加的数字或许预示着年底突击花钱一幕将再现。(12月13日《京华时报》) 旧社会年底结账时,债主要向欠债的人索债,欠债的人过年如同过关,所以叫年关,此“风俗”在时下依然有着相当影响,很多经济经济关系在时间周期上仍采用一年一结。基于此,公共财政预算存在年底突击花钱现象,有其必然成分。一些项目支出在前期准备阶段资金需求量小,后期实施阶段资金需求量相对较大,相应资金支付也是前少后多;一些据实结算和以收定支的项目年底按实际工作量进行清算,12月份支出相对较多;等等,不一而足。但这些理由是否足够支撑突击花钱就都合理性? 去年底,媒体报道当年12月份有约1.9万亿元预算资金待支。面对突击花钱,记得财政部一官员还发表署名文章称,年底突击花钱与违规花钱并不是同一个概念,该现象不是中国独有,在日本也是如此。诚然,年底突击花钱不等同于违规花钱,并不能肯定二者就不存在交集。说白了,年底突击花钱也很可能存在没有预算缺非要在一个项目上花钱、有预算但是不走正常审批程序、有预算也走程序却从中“做手脚”等违规花钱现象。湖南省财政厅、文化厅、机关事务局曾在一起政府采购中原本1500万元可以完成的,最后却以3000万元高价成交,就是典型。 至于说其他国家也搞年底突击花钱,更是并站不脚的。试想,若日本年底突击花钱也存在问题,中国岂不是不学好专学坏?换个角度,若日本年底突击花钱不存在问题,那么其背后有何制度做后盾呢?中国是否也与之对应的制度约束?如若不然,中国的年底突击花钱与日本的年底突击花钱,显然也不是同一个概念。 事实上,中国年底突击花钱在一定程度上是因财政预算制度的缺漏所致。例如《预算法》尽管规定各级预算支出的编制应当贯彻厉行节约、勤俭建国的方针。但怎样才算节约勤俭并未细化,如果说预算编制本身就是奉行节约勤俭的,那一些地方“只为花完预算”自然也不为过——由于目前缺乏相对科学、合理、审慎的预算编制制度,不少地方政府预算出来的数字水分很高,人为操作的空间较大;而在现有的预算执行体制下,一些政府部门为了预算的资金不被回收,更为了第二年的预算不会被缩减,势必会最大限度、最为积极地去花掉国家已经预算拨发的资金,从而使得各地政府采购价格居高不下、各种天价采购层出不穷之怪象。而这些制度问题,日本是否也存在呢?我们不得而知。 此外,人们质疑年底突击花钱不仅是质疑制度之失,还在于知情权的被忽视。公众理应知道公帑花在什么地方,很多时候,即便不少钱花得合理科学,但因为一些部门单位大笔花钱“不透明”,才让年底时段的开支成为众矢之的。可以想象,如果公民都知道年底突击花钱的真实情况并充分行使监督权,年底突击花钱还会多年来一直为国人所诟病吗? |
相关阅读:
- [ 12-13]年底突击花钱成政府部门工作重点 部分成腐败收入
- [ 12-13]“突击花钱”的实质是政府花钱不透明
- [ 12-13]年底防突击征税,也要防突击花钱
- [ 12-12]媒体推算12月可能出现“突击花钱” 或达24933亿
- [ 09-16]中秋国庆两长假 南京严查官员公款送礼吃喝突击花钱
- [ 12-29]财政部发文严禁岁末年初突击花钱滥用公款等行为
- [ 12-27]“突击花钱”不违规,怎么花钱要说清
- [ 12-26]“不违规”不是年底突击花钱的理由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 大 中 小】 |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jjjtsb.com 篮球比分直播: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